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华星光电提前达产阻击日韩面板巨头

.2012-10-12 .作者:第一家电网 .编辑:
导语:

  摘要:“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不甘平凡的TCL集团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全球彩电产业链中赢得了突破性胜利,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具备“面板-模组-整机-国际化销售”运营体系...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不甘平凡的TCL集团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全球彩电产业链中赢得了突破性胜利,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具备“面板-模组-整机-国际化销售”运营体系的企业。
  
  10月10日,TCL集团发布“关于2012年9月份主要产品销量数据的公告”称,华星光电第8.5代TFT-LCD(液晶面板)项目已经提前达产。华星光电在9月份液晶玻璃基板投入量为10.8万片,提前3个月达到项目设计产能,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5.0%。华星光电9月份液晶电视面板和模组销量合计165万片,占当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约9.5%。受9月份液晶面板价格上涨的影响,华星光电当月经营性损益基本达到平衡。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提前达到满载产能后,在面板良品率、工艺质量、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居于国际一流水平的华星光电,能够有效与TCL多媒体业务(整机组装)联动,在新品推出、成本控制等方面明显突破。这意味着,TCL液晶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协同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彩电产品的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这会促使TCL达成今年跻身全球彩电行业前五强的目标,并且,未来三年内TCL有望跻身前三强。

  
  不甘受外资扼制,质疑中动工8.5代线

  受日韩彩电企业扼制上游产业链许久的TCL集团,曾经在与三星、LG、索尼、夏普、松下等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吃了不少苦头。
  
  没有议价权、关键时刻缺货,让TCL和国内其他彩电巨头常常感到“缺屏”的痛楚。同时,由于液晶面板占整机七成左右的成本,国内整机电视厂家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最末端,说白了就是在给上游的液晶面板企业打工,最多也只能挣个辛苦的组装费,甚至卖一台数千元电视的利润还比不上一件内衣。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看得很明白:中国大陆彩电企业现阶段只有掌握液晶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技术,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构建全产业链,才能争夺液晶电视产业的话语权。产业“屏”障必须突破。
  
  于是,受到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的华星光电第8.5代液晶面板项目启动了。这种行为,得到各级政府适时而科学的大力支持,形成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最关键的推动力量之一。“华星光电从一开始立项,就得到了国家、省市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华星光电某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因为,一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投资巨大,如果没有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单个国产彩电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勇气去冒险。
  
  当然,进军陌生的高世代液晶面板行业,让TCL集团历经千辛万苦。

  2010年3月,华星光电主厂房施工承包商中建一局和华星光电参与基建的员工们刚到工地时,正值深圳的雨季,道路泥泞,车都开不进来。员工们住在简陋的铁皮房里,发动机功率低,连空调都不能用,一到午后,铁皮房里如同蒸桑拿。
  
  负责该项目的生产运营和基础建设的华星光电高级副总裁金旴植介绍,在国内,华星光电创造了同类项目建筑面积的记录,并且拥有面积最大的单个洁净室,同时也是第一个采用无高架地板体系的建筑。这一技术目前国内很少用,几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而工期之紧也前所未有,中建一局和华星光电的员工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攻克了许多想象不到的技术难题。
  
  除了施工难度高之外,华星光电还面临在陌生的高世代液晶面板行业面临着人才、技术、专利方面的难题。到底是走京东方、上广电、中电熊猫等面板企业引进外资、吸收技术或者购置现有生产线的老路,还是开辟一条完全自主创新的新路?华星光电最终选择了后者。

  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在空白中获得技术专利突破
  
  华星光电在中国面板行业中开创了一个先例: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建成了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之前,中国面板行业通行的办法都是引进外资、吸收技术,甚至于去购买外资企业已经停产的落后生产线。而华星光电却要完全靠自主创新,在一片空白处建起属于自己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高楼”。这谈何容易?
  
  集成创新的思路应运而生。李东生有一个理论,面对复合式竞争格局,要坚持“国际化、液晶产业链和自主技术创新”立体化战略,这三条主线犹如立体几何的X、Y、Z轴,互相关联组成一个整体。其实,这就是一种集成。
  
  平板显示产业的各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华星光电并不打算在所有的地方都进行原始创新,决定通过产品设计、工艺创新来整合,以及应用新材料,开发出新的产品路径,就像苹果公司所走的道路一样,从而获得更广阔的技术应用和市场空间。
  
  以此为指引,开始尝试“独立技术路线图”——自主组建核心技术团队,打破以往依靠引进外资、吸收技术的常规建设路线。华星光电自己出资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地招揽国际专业面板人才,通过自主创新和研发来拥有核心技术。短短时间内,华星光电形成了多级人才梯队战略。
  
  记者了解到,在团队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华星光电员工总数达到38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产品研发和管理人员1600余人,约占比40%。在核心技术团队方面,截至目前已有283人,特别是公司有3人成功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
  
  华星光电人才梯队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基础研发项目,80%可由新人承担。此外,公司重视研发团队构建,目前研发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0%。
  
  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华星光电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HVA技术已于今年1月全面导入,从而使华星光电所生产的面板穿透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能效达到国内平板电视一级标准。
  
  四道光罩制程也已开始导入,综合良率已达量产水准并全面应用到32吋产品,预计明年扩大至其他尺寸产品。导入四道光罩工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有效扩大产能,预计可以使满载产能从月产10万张提高到12万张以上。
  
  华星光电将持续改善生产工艺技术能力,在今年已经推出3D、窄边框、4k2k(110寸,55寸)超高清等新技术产品,明年还将导入GOA、COA、铜制程等先进工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随着新技术应用,华星光电明年将通过技改,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力争达到月产12万张基板的生产规模,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改善经营收益。
  
  同时,华星光电研发中心已经投资建立4.5代OLED试验线,开始进行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和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究。公司已经成立专职工作小组,评估论证5.5代低温多晶硅及OLED生产线项目,并已做出项目建设方案,争取明年启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阅读全文
文章导读
  • 第1页:华星光电提前达产阻击日韩面板巨头 (1)